貴州鍍鋅管5000萬產能該“怎么去”?專家:僅靠市場無希望瀏覽數:358次
貴州鍍鋅管5000萬產能該“怎么去”?專家:僅靠市場無希望 摘要:目前鋼企盈利較好,希望通過市場去產能的希望落空,只能通過技術、環保、質量、安全等標準和法律法規去監督去除,這就加大執行和監督力度,徹底清出不合格企業和僵尸企業。 3月5日,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今年要再壓減貴州鍍鋅管產能5000萬噸左右,退出煤炭產能1.5億噸以上。 “去年去產能中七成左右都是無效產能,很多都是停產或已經關停的產能,國家對于去產能也出動幾次督察,超額完成第一年任務目標。”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新京報記者,今年的去產能是在去年將無效產能去除的基礎上進行的,原來各省市能夠用來“報數”的指標沒有了,需要實實在在去除在產的產能。 王國清對記者表示,貴州鍍鋅管去產能目標任務的提升,為國家在2018年完成十三五計劃提供保障。“但今年的去產能任務完成需要下的功夫和力度更大。” 王國清說,目前鋼企盈利較好,希望通過市場去產能的希望落空,只能通過技術、環保、質量、安全等標準和法律法規去監督去除,這就加大執行和監督力度,徹底清出不合格企業和僵尸企業。 冶金工業規劃院院長李新創對新京報記者表示,在2016年貴州鍍鋅管去產能實際完成6500萬噸的基礎上,今年再壓減貴州鍍鋅管產能5000萬噸左右,是能夠完成的。 “去什么是關鍵。”李新創說,要淘汰落后的,淘汰違規的,特別是“地條鋼”企業,要堅決的去除。“鑒于目前貴州鍍鋅管行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,我認為去產能依然是未來的主要目標。” 某煤炭行業分析師告訴新京報記者,今年的煤炭壓減1.5億噸產能目標在預期范圍內。他認為,在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,即便需求不達預期出現下滑,但是貴州鍍鋅管、煤炭供需環境仍舊會保持基本平衡甚至緊平衡局面,煤炭價格保持高位盤整。
|